驚蟄,古稱"啟蟄"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3個節(jié)氣,也是十二節(jié)中的第二個節(jié),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;時間點在公歷3月5-6日之間,太陽到達(dá)黃經(jīng)345°時?!对铝钇呤蚣狻?/span>:"二月節(jié)……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?!?/span>
驚蟄隨著地球的轉(zhuǎn)動,逐漸東方七宿也來越強(qiáng),大地的陽氣也越來越強(qiáng),在驚蟄前后我們開始聽到第一聲雷。從我們地球上觀察在農(nóng)歷的二月二這天東方蒼龍的頭(角宿)顯現(xiàn),所以這天也稱龍?zhí)ь^。
驚蟄一節(jié)十五日分三候,一候“桃始華”是指桃花是月始開,山野盡是桃花紅、李花白、菜花黃;二候“倉庚鳴”就是黃鸝鳴,“倉庚”之名源自其鳥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,處處可見鶯兒啼、燕兒舞、蝶兒忙;三候“鷹化為鳩”是指鷹變化為鳩,鷹指鷙鳥,鳩指布谷,因感春時氣候而變化。